白虎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文娱救世主 > 第24章 铁肩担道义

第24章 铁肩担道义

级完全体的cda,而是宁可稍微便宜点买阉割版呢?”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顾诚是压根想不通。

    权顺虞也很无奈地回答:“根据前方谈判传回来的情况,听说联通是觉得互联网寒冬期还有很久,cda的数据上网部分业务引进了也没什么人用。他们只是看上了cda的语音通话质量和低辐射,想打那块牌吸引移动的用户。”

    哪怕同为cda的25g网络,也是分好多个版本的。就像后来到了3g时代,手机网速也分hsdpa/hsupa/hspa……一堆小版本的。

    cda的原始阉割版,只是通话功能和辐射比2g的gs通话好,但是数据网速提升不明显,到最后的“完全体”,才能达到每秒153kb的网速,比gp的20kb快8倍左右。

    历史上,联通后来也引进了153kb/s网速的完全版,并且推出了上网手机和b上网卡(给笔记本电脑上cda网用的),但那是2004年的事情了,也就是互联网寒冬结束之后一年。

    而02年时,因为不知道互联网寒冬什么时候能结束,联通本着国企的小心谨慎,宁可稍微少花点钱买个阉割版,也不愿意一步到位。

    这一招,后来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网络设备重复建设浪费,明明可以一次性做完的事情,非要拆开来费两轮功夫(因为02年买来的阉割版基站很快就落后了,04年不得不再升级一把硬件)

    更有甚者,这一行为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恶劣影响,比如让华夏移动也看到了“明明可以给人民一步到位,偏偏分两步走多刮一遍钱”的可行性。

    然后等到2006年华夏移动也觉得需要升级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时,明明已经有全世界范围内都成熟的3g技术可以用了,却偏偏要弄个edge的“275g”撑个一年半。

    最后发现老百姓不上当、大家就是不肯用edge、不让移动薅这一波羊毛割这一波韭菜,央企大老爷们才不情不愿地在2008年宣布进入3g。

    da和eege走过的弯路,前前后后起码多花了300多亿人民币的重复浪费建设资金。(3g时代全国的网络建设总支出超过7000亿,从比例来看只是多浪费了5)

    其实以华夏当时的通讯技术储备,2006年就直接可以进3g了。

    如今,这事儿既然被顾诚撞上了,他肯定不能袖手旁观。

    联通虽小,却是一个杠杆,cda数据业务的展开,可以让电信和网通这些固定宽带运营商也感受到危机,产生“华夏移动会不会跟进竞争”的猜测,从而让所有宽带运营商爆发“军备竞赛”。

    任何央企之间的狗咬狗,对人民都是有利的。

    当然顾诚并不是帮东夷人,纯粹是为了自己和国家因为不管顾诚是否出手,联通最后还是会问sk电信买完全体的cda,只不过不是02年买,而是拖到04年买。

    “看来现在的关键,是要想办法游说联通高层,让他们相信‘互联网寒冬很快就会过去、现在升级到cda完全体、为大家提供153kb/s的手机上网业务恰到好处’,然后后面的事儿才有得谈。”

    顾诚如此这般思忖着。

    央企管理层都是很小心谨慎的,不可能跟民企老板那么敢赌命。

    光靠空口白话讲道理,讲经济预测,肯定是没办法打动上面的,一定要有实打实的干货,并且拿出标志性的事件来证明。

    真是费脑筋啊。

    当晚,他跟权顺虞又聊了一会儿,问对方把sk和华夏联通谈判的所有细节资料都拿了过来,彻夜通读了一遍。

    两天之后,在汉城忙完了演唱会的准备工作,顾诚飞回了国内。

    他先找联通高层的谈判负责人、一名陈姓的副总裁拜见了一下。也亏得他如今在国内互联网圈排得上号,对方勉强接见了他。

    顾诚把自己的展望说了一遍,甚至还冒险地把正在研发论证中的yy业务都透了点底,保证说“如果联通敢上马cda完全体数据业务,他顾诚愿意把yy移植到未来的新手机上,承包100万份手机版yy的语音聊天群业务套餐”。

    结果这种条件立刻被联通的陈总否了。对方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外星人一样:开玩笑!要是手机都可以用流量进行语音群聊了,那语音通话通话费的销量下滑怎么办?这是搭台还是拆台呢?

    顾诚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超前了,有点想当然。

    和联通的直接接洽以失败告终,顾诚只能另想办法曲线救国了。

    他无奈地回到钱塘,暂时一筹莫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