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虎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抗日之铁血军工 > 第17章 鸡蛋好吃

第17章 鸡蛋好吃

大半天的路程。

    虽然这周边是地广人稀,但回去的路上,也要经过好些个村子。

    这些天,八路在马岭村和鬼子遭遇,死了不少人,有个八路杀了一个鬼子逃出来,在阳沟村让阳沟村的人不用给马家交租子,马有田肖麻子等人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事,已经在周边流传。

    很多老百姓在田间地头,在晚上串门的时候,都在讨论着八路的事情,一想到八路过来,就会给老百姓们分田分地的事情,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都兴奋的谁不着觉。

    石家沟村和阳沟村一样,种的地百分之八十都是马成邦的地。

    今儿村民们干什么都心不在焉,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没干活,在村口翘首以盼。

    一大早,阳沟村的人就在一个八路的带领下从村口经过,不少老百姓都看到了,并且还凑上去和阳沟村的人聊了几句,知道他们是去马成邦家斗马成邦这个大地主的!

    “石叔,你说那叫张队长的八路,今天能斗了马成邦的地主么?”一群村民眼巴巴的问。

    被称为石叔的石万忠砸吧着旱烟道:“不好说啊,他们就那么点人,真八路就那张队长一个人,他们的话,马成邦会听……”

    村民们便唉声叹气,村民石远道:“要我说啊,咱们管他能不能真斗了马成邦的地主呢,咱们直接跟着阳沟村算逑——起码不用再交租子了!”

    这话,引来了不少的附和声,不用交租子,那家里可以吃的粮食就多了一半呢!

    “胡闹!”

    石万忠两眼一瞪道:“你以为马家是泥捏的,你想不交租子就不交租子?阳沟村这次没交租子,那是有那八路在给他们撑腰——就那一个八路,能斗的过马家?不信你们等着瞧,要是那八路在马家倒了霉,估计整个阳沟村的人,都得倒霉……”

    众人全都不说话了,唉声叹气的想着,心说看来,自家有自家的土地这事,怕是不用指望咯!

    “所以啊,咱们美事不用想的太多!”

    石万忠道:“还是等等看,看他们阳沟村的人回来咋说,再做决定,否则,枪打出头鸟啊……”

    正说着,石远忽然指着远处尖叫道:“回来了回来了,阳沟村的人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快,过去看看!”

    一群村民们叫着,小跑着冲了过去,就连石万忠都拖着两条老腿,跑的脚跟不沾地!

    还没接近,石家沟村的村民们便看到了阳沟村村民们背着的背篼,一个个的背篼都装的满满当当的,每个人都汗流浃背!

    “看看,他们居然从马家背回来了这么多的粮食——肯定是斗马家的地主斗成了!”

    石远兴奋的叫道,村民们也在兴奋的怪叫,石万忠听的心跳加速,心说这八路要真斗了马成邦的地主,那不是给大家分田分地的事就快了?

    “哎呦,累死了,这一背篼的粮食,真是背死人啊……”

    村民们夸张的嚷嚷,满头热汗的叫着。

    “这些粮食,都是马家给的?”

    石家沟的村民们羡慕的问,心说这么大的背篼,一背篼不得一百多斤?十个人,那不是一两千斤?

    “不是马家给的,难道是我们自己背过去的啊?”

    王长天嚷嚷道:“也就是我们去的人少了,要不然咱们要一万斤,他马家都得乖乖的给!”

    “马老爷,那么听话?没为难你们啥的?”石万忠问。

    “为难?他敢!”

    张老拐鼻孔朝天的道:“一见咱们张队长,那姓马的吓的都尿裤子了,咱们要啥他给啥——不但以后让我们阳沟村不用交租子了,还说粮食不够吃,就去找他拿呢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石家沟的村民们眼馋的眼珠子都掉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哎呀呀,累死啦,这大洋简直比石头都重啊!”

    王文平哐的一声将一个巨大的袋子放在地上,里头的大洋碰撞的哗哗作响!

    “这,得是多少大洋啊……”

    大洋都没见过几回的石家沟村民们看到这么大的袋子,心都快跳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也没多少,就千把块吧!”

    陆燕等女人七嘴八舌的道:“马成邦那大地主本来说要给两千,咱们实在是拿不上啊,就只要了一千,剩下的先存他家里,要用的时候再去拿……”

    “张队长,我要参加八路军!”

    听着这些话,石远第一个跳出来,抓着张然的胳膊不放,石万忠等村民更是急赤白脸的道:“我们石家沟村,也要成为你们晋东支队的根据地,张队长,你一定要答应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看到乡亲们参与革命的热情这么高,我张然非常欣慰很,不过一切都要等我们回去再说,过两天,你们村里派代表来阳沟村一趟,大家开个会,好好商量商量!”

    张然心头火热,表面上却是一脸为难的婉拒了村民们要留下他们吃顿饭再走的要求,离开了石家沟村——这群众工作啊,那讲究的就是个火候!

    真当父老乡亲们是傻子呢?

    想着这些,张然得意洋洋,心说难道自己被分去当扶贫干部,就是老天爷为自己现在做的准备?

    和石家沟的情况,发生在一路上的每一个村庄!

    阳沟村周边的十里八乡,逐渐的开始沸腾了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