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虎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 > 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第28部分阅读

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第28部分阅读

    是高兴,可是面上却不表现出来,只催了阿静道:“既然是在教小姐这些,只是也得注意姨娘动静啊。阿静,你也快些收拾了。姨娘都醒过来了,适才我给她端了水去,阿素帮着去照看一下。快去找黑漆来。”

    阿静一听姨娘醒了过来,且又急着找黑漆,想来她是做了恶梦,现在神智不清,急着找少爷。忙扔下手里的活计,对阿素道:“阿素帮我收了这些,我去照顾姨娘。没想到讲了一下,时间倒是过得飞快。”话未完,便匆匆回房去侍候姨娘了。

    文箐听得也是紧张,想着自己缠了阿静给自己讲课,居然一时忘了姨娘的病了,便想去找黑漆来。陈嫂见廊下东西较多,忙让她二人收拾,自己出去找栓子同黑漆他们。

    留下文箐与阿素面面相觑,然后二人也赶着收拾。文箐一等收拾停当,摸着自己身上的夹袄道:“现在穿这个,似乎有些热了。”

    阿素生怕她解开扣子,忙拉了她回房道:“小姐,可别脱下来。这都白露过后,保不齐明日就是霜降天气了。到时冻手冻脚的,只会觉得冷,哪里还会闲热的。可得穿好了,小心着凉。”

    文箐见她一脸担心状,便忙应着“不脱,不脱便是”。心里挂念着文简,姨娘最近神智不清的时候,常常把黑漆当成文简,众人也只能如此应付过去。好在黑漆听话,也是极懂事的一个人,因为失去娘亲了,虽然也晓得姨娘神智经常犯迷糊,经过一次后,得了众人的解释,便也晓得需好好照顾应付姨娘。

    “阿素姐,你说,我弟弟他在苏州,现在怎么样了?再不回来,姨娘都要把黑漆完全当成他了。”

    阿素见她一脸担忧,自己也相着此事,奈何自家爹到现在也没传信过来,想来是周家极忙。便安慰道:“要是无事,也许便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文箐却不觉得,周府老太爷现状想来只有三个可能——

    一是身体复元了;

    二是不好不坏,与死神硬抗着;

    三是只怕坏消息到头,老太爷没了。

    文箐想到八月初收到的姑奶奶的来信,想来是老太爷是往第三条方向发展了。“你说,是不是信都寄到了归州去了。陈管事也不知咱们留落在此?”

    阿素想了好久,也不敢肯定地说不会,只得往好里想,便道:“我爹出发前,夫人一再将待,让他有信传来,必是从九江府到归州这些停靠码头都四处打听,所以我们到此,想来是不会错过的。再说,小姐不是安排李诚在码头四处打听了吗?”

    文箐想想,这些安排都是亡羊补牢,对事情没有什么补助,只是减少错过信件的可能。

    两人在屋里沉默着,阿素突然道:“我怎的觉得这屋子有漏风?”

    文箐穿得厚,一时不察,听说有风,便推开窗户,果然外头刮起大风来。阿素把窗户关了,仔细检查门窗处是否漏风,果然发现闭户不严。

    文箐忙找来陈嫂,想着周夫人与姨娘的房子里可能也如此。又让众人都检查一下门窗不严丝合缝的地方,毕竟要在此地过冬。

    李诚晚上回来,听说此事,又检查了外头所有门窗,有漏风的地方,欲找个泥瓦匠花了半天又补补。文箐听得这样,突然便想起周夫人既然经不得冷,不如烧个炕来?将这个主意一说出来,便得到陈嫂的完全同意,只是想到这房子不是自家的,不知曾婶同意与否。

    陈嫂是个行动派的人,心里一有事,便马上翻了件些小碎花布料,去前院找曾婶商量打火炕事宜。

    曾婶倒是痛快人,忙应允了。文箐见这一进院子,住着陈妈一大家子,阿静一大家子,还有自家。要是等文简同陈管事回来,只怕就不够宽敞了,便提出这个事来。

    陈嫂同她在院子里上下琢磨着,最后在同前一院子处有块空地,想着要是在这里,建两间小房子,倒是足够,正好给小孩住,倒是极合适的。找来曾婶,同她合计。曾婶听得由周家出钱盖,无需自己负担钱财,自是高兴。

    此时,秋意已深,找来泥瓦匠,也不顾开始霜降,趁着太阳尚好,便忙开起工来。吵是吵了些,但好歹是周夫人的那口气缓过来了,正在慢慢调养。

    这人一多了,自然后面的小厨房便不够用,阿素只得到前院用曾婶的厨房给工人做饭吃。结果便是在曾婶厨房里,发现了一样物事!

    阿素上次也同郭医士一起谈过周夫人的病,晓得小姐有药方子一直在找这个,便也不顾煮饭了,便到后院,高兴地道:“小姐,你猜,我在曾婶厨房里发现甚么了?!”

    明初的制衣,规矩非常多。在衣着方面,讲究也多。本文略略提一下尺寸问题,借以说明门第级别之森严。

    前传 094  冰糖※红萝卜

    文箐见她眉开眼笑,自是摸不准,对蔬菜的了解实在是少,来这后,断断续续的补,也是七零八落的。便问道:“腊肉?”见阿素摇头,心里一直想着吃蘑菇,便说了出来,突然想起现在没这个词,忙改口道:“蕈子?”

    阿素继续摇头,双手背后,见小姐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,自然是有几分得意。见小姐过来抓自己的手,一时急了,忙举起来,没想到就这样被她发现了:“啊呀!胡萝卜啊!”

    文箐已以高兴得跳起来:“你这是在哪里找到的?莫不成曾婶家种这个不成?”

    阿素喜滋滋地道:“便是!”

    文箐拿了过来,恨不得亲几口胡萝卜,真正是“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毫不费功夫。”牵了阿素的手,便往前院走:“咱们快去找曾婶问问,她家还有多少来着?”

    结果一问曾婶,原来她家养兔,便是嫌这个胡萝卜老得快,长得小,只用来喂兔子罢了。文箐大叹可惜,忙让她找出来,自家存了,用来做药。

    曾婶听说这个能对周夫人的病有好处,倒是二话不说,把地里同窖里藏的全都让周家取去自用。又极热情地拿了一小包种子来,道是这个只需撕在地里头,即可。文箐对她这般相助自是感了……”

    陈嫂心点头,给周夫人一一讲解道:“晓得,晓得。只是他现在急着再去投一次,要不马上到年底了,这一趟来回可就赶不上年底了。他这雇的船在码头,等不得了。待来日,他返程时,咱们再送于他便是。”

    周夫人闻言,点点头道:“既是如此……便,好好地准备一份礼物,莫不要落人口舌。”

    文箐见她说话费力,忙扯开了话题,道:“母亲好好休息,我这便将方子给李诚,让他去找医生再瞧一瞧,备齐了药,好一齐熬。”

    周夫人见她如此上心,自是感动。陈嫂这边忙着收好物事,便同周夫人合计来日送什么礼。

    阿素见文箐从夫人房里出来,忍着也没问。倒是文箐没多想,马上就说出了祈五郎的来意,阿素道:“他还没忘了我爹所托啊,还算记情。也算是……”

    文箐见阿素对祈五郎似乎有些意见,也不知哪里来的,便道:“也只是一句嘱托,好在人家是没忘了,从归州差点儿找到苏州去了,便是这份人情,也可见他是个不错的人。阿素姐,为何还说他‘记情’?”

    阿素想着那日的尴尬,自是不好说与文箐听,只是回了一句:“那他贩糖的,还不是咱买了他房子,才得了本钱吗?说来咱们也不欠他的。”

    文箐笑道:“人家给的价钱也便宜啊,都是双赢的事。”

    一不留心,又说了一个现代词。好在阿素在想别的事,也没在意这回事。

    祈五郎匆匆地来,又匆匆地离去,于周家却是解了燃眉之急。

    文箐见事事顺遂,想着周夫人终于能按自己抄的三个方子,吃上药了。心里大安。

    十月末的早晨,茫茫然一片虚空,伸出去手去,有那么一片冰凉。已经是开始降霜了。

    过得十来日,也不知是不是药的问题,还是因为房间里烧了炭火,挂了水壶,周夫人这血终于吐少了些,精神明显好转。只是下炕不得,浑身无力。

    陈嫂天天给她翻若干次身,每日里给她擦身子,唯恐得了褥疮。

    一天坚持按摩三次,周夫人倒是说这按摩能解乏。

    文箐又出主意:“这医生都说:寒气由脚生。我现在都天天用热汤烫脚,母亲和陈妈不如试试,以免冻脚。”

    陈嫂想着周夫人缠的脚,这倒还真不是天天洗的。只是小姐既然这样说了对病有好处,忙张罗上了。“真的?”

    “不信?你摸摸。我脚可暖和了。一晚上都暖乎乎的,脚一暖和,睡觉都香。”

    她那副非常自信的神气,把陈嫂紧皱的眉头也舒开了。周夫人由陈嫂背了下床,躺椅子上,又被盖了被子在身上,双脚放下床来,平时都用的温水,文箐一试水温,道:“这个不行!得再热点,烫脚,活络了血,才行。”

    这还没烫完,文箐又在旁边出主意道:“还得按按脚心,按好了,母亲会觉得腿不酸,这腿上的肉也不乏力了,反正是通透了。”

    陈嫂依言而行。周夫人道:“你这力气还大了些,就是有点儿疼。”过得一会儿,烫舒服了,便道:“阿兰,你和阿素也用热汤都烫烫脚。别冻着了。”洗完,人也没力气了。又复到床上,喝了药,开始睡去。

    陈嫂端了水出来,与文箐道:“看着夫人比前几天要好许多了。可惜还是没力气。”

    文箐见她连日来着实辛苦,好似也老了两岁,想着自己要大上几岁,那侍疾的事只怕是需得自己亲自动手的,便心里也过意不去。宽慰她道:“只要一天比一天好,便是个盼头。”

    陈嫂见她小大人似说话,便也点点头。

    文箐又见得阿素天天洗衣,下厨,手已有点儿冻伤,忙说快快找医生看看有什么药,可以抹一抹。她这边又翻医书,得一药天上好抹手润肤用,显然是极简单。让李诚出门时带了材料回来,几个要凑一起,鼓捣了起来。弄得也象那么回事,就让全家下水后就抹。后来阿素道:果然管用。

    唉,想起了小时候听表姐说的蛤蜊油、蛇油膏了。

    文箐想着上次在迷鹿村吃的米糊,就与陈嫂说了。买个南瓜,大家都吃米糊吧。上次陆三婶有提过,要是放了南瓜,煮熟了,再放米糊,味道更香更浓。而且,在21世纪,南瓜还是保健食品,虽然不知对肺结核是否有好处。

    可惜没有牛奶。那个时候,文箐也根本没想到羊奶,她便一根筋地只想牛奶,知道北地有,只得极少有人养。文箐叹口气,真是要什么没什么,太不方便了。

    她这边正在筹划着做一个单肩布包,画出样式来,阿静好奇地道:“小姐,这么大一个荷包!”

    文箐想着,自己就是不知道古代的包的设计,所以才将茶包样式放大,反正现代的背包也有类似的。只得这图被陈嫂拿去给周夫人看了,她便道:“这粗看以为是招文袋呢?”

    文箐见过汉代以后就有人背这种包,心想什么招文袋,我这明明是现代包,不过却想着借口嘴里忙道:“母亲,我这也是见古书上有记载那个叫‘持囊’的,也不知道做得象不象。”

    周夫人左看又看,道:“倒似乎有这么个物事。你如今倒是比母亲晓得的还要多了。且好好做来瞧瞧。”

    文箐自是答应用心做。心想,这单肩包只是其中一个,她先练练手,再计划做一个双肩背的布包,慢慢来。

    她这边正合计,却听得曾婶又在内院门口道:“你家又来客人了!好似从苏州来的!”

    前传095 周老太爷去世

    文箐同阿素只听得“苏州”二字,便忙起身,两人都争着往门外走,差点儿挤着一处。相互看一眼,文箐道:“阿素姐,你说不是不陈管事他们回来了?”

    阿素听得曾婶说话,已是高兴,哪里还管是谁来了,只要苏州来的,必然带来了家里的消息了。陈嫂早在后院门口同曾婶说什么,文箐忙跑过去,问道:“母亲可是睡了?”

    陈嫂点点头道:“正要去叫小姐呢。这外边动静大,没想到小姐都听得了。”又吩咐阿素先去看一眼周夫人是否被惊醒。陈嫂转头道:“小姐,你且先去厅里候着,我听得好象是小绿夫妇,只是好象还多带了两人来,不知是何事。”

    文箐此时顾不得别的,便道:“我呆在那儿也着急,不如一直看看,也好。”

    才走出巷道,就发现小绿正立在由曾婶家儿子守着的门口,向里张望着,一见陈嫂她们,自是急,哪里还顾得这个。多谢刘娘子!”

    陈嫂却瞧她脸色初时苍白,此时脸上红云一片,便看向她双手护着的腹部,笑道:“真是恭喜小绿了。这般快便要做母亲了……”

    小绿被刘娘子扶着,此时听了陈嫂的话,连耳边都红红的,扭捏道:“陈妈又笑话我……”突然想起来,还没给陈嫂介绍身边的人,忙道:“小姐,陈妈,这是舅老爷家的刘娘子……”

    只是她这边还没说完,刘娘子已舍了她,向文箐行礼请安。文箐忙闪身躲开,而陈嫂已上前,同刘娘子已拥作一堆了,原来二人早就相识。两人亲热交流了片刻,方才醒悟过来这在外院,忙道:“快请进。咱们现在都住在后院,这前院是房东曾婶一家住着,可别多打扰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曾婶这边早就开始让他家儿子把马车上的物事卸下来,问道:“陈家嫂嫂,你这些货可是先给你搁在这儿,过会儿再搬进去?”

    陈嫂正要说话,阿素已上前去交接了。文箐抽身一看,居然是布匹。一时好奇,怎的运来这多?小绿边走边道:“这是陈管事让带来的,道是在这边卖 了,刚好过年肯定有人买。拉了三百多匹过来。”

    这边陈嫂张罗着热汤给他们净了手,又问他们吃过没。小绿老实地道:“一路赶着,在船上吃过一张饼。”

    李诚此时也从外归来,便在外头招呼着小绿家的郭三郎及刘娘子男人刘四喜,又忙着将货物运进来。阿素得了陈嫂吩咐,忙去准备吃食。小绿跟着便要去,陈嫂也没拦住她。

    刘娘子在厅上坐定,见陈嫂说话做事,四句总有两句半要请示一下周家小姐,没想到她小小年纪似乎就管上了家,便一再上下仔细地打量过她,道:“没想到,四年多时间,一转眼就过去了,小姐如今都长得这般大了,还会理家了。真是出落得越发漂亮了……”说着说着,就想起了侄少爷,临行前还被二奶奶一再托付,特地让自己多注意小姐。现在一看,发现小姐大人一般端坐,应对极为规矩,想来是被姑奶奶教得极好的。她嘴里便道:“我家侄少爷听说我来,还特地让我替她身小姐问好呢。”

    陈嫂想着周夫人上次说的要解除婚姻的事,自是不想提这事。她这边还没想到话,便听小姐道:“多谢刘娘子,也请回去替我谢谢表哥。不过,彼时我年幼,后来又遇水撞了头,过去的人和事都记不清了。这也是夫人生病,小姐便开始学着,要不然,这一家没个当家作主的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文箐可不想这么早早被人拉和到一块儿去,忙矢口否认过去的一切。

    陈嫂听得小姐这么一讲,也应和道:“正是,正是。我家小姐,便是落难的时候,受了重伤,于过去的一应人和事,都不晓得了。唉……”一边说着,一边就落泪。

    刘娘子见正说到人家伤心处,忙停下来。心里却不明白为何二奶奶特意让自己在姑奶奶面前说侄少爷的好话,并让自己打听清楚这周家小姐到底有何毛病没有。

    陈嫂有心事,便一一问几位舅老爷家可好。

    刘娘子都一一言道,低下声来,同陈嫂道:“我家爷下西洋,原来的货物都是赊的,如今这小半年便是还债,田地铺子都是典出去的。我家奶奶又是个不懂这些的,其他两位爷也只酷爱些旁的,这些营生自是不参与。唉……”

    文箐听得她说几句话,便叹口气,显然是周夫人娘子的日子也过得紧张,难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