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虎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 > 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第28部分阅读

明朝生活面面观(完结)第28部分阅读

眼下方才打发人过来问候。不过这几千里,仍惦记着嫁出来的周夫人,还专程派人过来探病,显然是兄妹情深。

    陈嫂忙着宽慰,道只要舅老爷下西洋返航,家资便会翻上几番。这话说得刘娘子顿时也兴高彩烈起来。

    文箐见她二人要扯这些旧事,忙托口要去看看小绿,让她二人好好叙旧。

    阿素在厨房里,也不让小绿动手,只让她坐在那里看,自己一边忙乎着,一边偷眼上下左右看看她,发现要当母亲的人还是原来那个个性,真是泰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又笑话她动作真是快,一下子就要当娘了。

    小绿回嘴道:“你别笑话我,我且看你到时嫁了人,不想要孩子才怪。”

    阿素没想到小绿仍然如此尖嘴利舌,这下子没占到便宜,反而给取笑了。幸亏文箐过来,当作没听见刚才的话,转而关心地问小绿:“小绿姐,这几个月身孕了?也没见怀啊?”

    小绿要为人母,自然希望人人都关心这个话题,很是自豪地道:“也有三四个月了,还好不太显。”

    文箐点点头,又问道:“那你这来回船上,可受得了?孕吐得厉害否?”

    小绿见小姐仍然如此关心自己,很是感动,又带点不好意思地道:“便是吐得厉害,这才一路上耽搁了船期,要不早该到了,让夫人,小姐你们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文箐没想到自己这一句关心话,倒让她负疚了,只得继续问她孩子的事:“那现下可晓得是男孩还是女孩?小绿不是等着将来做个诰命夫人的么?”

    小绿没想到当初被打趣的事,小姐还记得,满脸通红,嘴上一时也没了刚才的利劲儿:“小姐休得再笑话我了。不过,刘娘子给看过,说只怕是男孩才闹得如此厉害。”

    阿素却想不到小姐怎的会如此熟练孕妇的习性,实在诧异不已。文箐这才想起这些孕妇的反应,都是表姐与堂嫂她们的亲口所传,自己当时记在心里罢了,这睛子露馅了,忙道:“阿素姐,便是我看医生上说得一二点。这些书,你又极不喜看的,自然是不晓得了。”

    小绿惊喜地道:“小姐还学医了?我家郭三郎原来学医也只得点皮毛,这次来回路上见我受了些罪,便一再发誓回来要好好学些医才是。”

    阿素见她真成了别个家的媳妇了,开口闭口都是儿子夫君的,便笑话她:“你可真正是嫁出去的女儿,心里只惦记夫家了。你快同我们说说少爷,可好?”

    小绿这才想起来,刚才只说了一句少爷还好,现在自然是不会这么轻易一句打发了。忙细细地同小姐与阿素说了说苏州府的事。

    原来他们七月动身,一路紧赶,中途少爷文简又是低烧,好在都能应付得了。就是少爷胆子又变小了,爱哭。好在一路都有船,中间未曾有片刻耽搁,日夜兼程,赶到苏州时,已是八月初了。老太爷真是就一口气吊在那儿,看到小少爷了,气色好一些。

    不过少爷一回家,也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,次日里就开始不舒服。陈管事一直防备着,却也不知道是哪里毛病。请了大夫来看,都说小孩心惊,水土不服。

    老太爷知道了,道:且让他与少爷呆三天,他也知足了。又问是不是老爷出事了?或者夫人肯定出事了?就是姨娘怎么也没回去?

    陈管事他们都按原来说好的讲,结果老太爷只是闭着眼睛,说了句:“我知道了……当初……要是……对你们老夫人……不那么样,也不至于……今天”这话对于一个中风的老爷子来说,他说得极是费力,却吐字已经十分清晰,只是让小绿他们听得糊里糊涂,然后就被打发出来了。

    次日,据说是因为太姨娘缘故,小绿他们也没住夫人本应住的东院。陈管事同太姨娘说及燕窝的事,最后也不了了之。这事没想到有人传给老太爷了,气得骂人,然后说无论如何,家产就是要分,也得平分,这东院和老夫人的那个小庄子无论如何要留给小少爷。后为便是让去找族兄过来分家。

    太姨娘责怪陈管事他们说了不该说的话,最后让三爷去找族人来。

    小绿说到这里时,便说不下去。文箐见她泪流满面,只好拿帕子给她擦干了,问道:“你也勿要伤心,可是后面出了不好的事么?”

    小绿点点头,阿素给她端了杯水来喝了一口,平静了一会儿,方道:“也没想到,京城里下的公文,居然直接到的苏州府,也没有传到归州来……”

    阿素“啊”地一声,一刀切了手,她也没顾得上,只着急得地问道:“怎地便传到苏州去了?夫人还在归州呢!”

    文箐见她任血流也不管,哪里敢放任她自残的模样,忙问道:“先别管这个,你先把手上的伤料理了。这个时候,你要再受伤,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小绿也见得她受了伤,便站起来,自责不已:“都怨我,我要不说的话,阿素也不会受伤。”

    文箐一个头两个大,忙将阿素身上的干净帕子给她缠好了手,道:“这菜也不用切得太多了。便做个南瓜糊出来,又快又好,给他们填了肚子便是了。还搞这多菜作甚?”

    这就把他们要吃的给做了决定。

    文箐见阿素带伤去做南瓜糊,想来这会不再切着手了,便对小绿道:“你且继续说周府接到了公文的事,如何了?”

    小绿黯然道:“这公文想来是京里接到归州府老爷去世的事,以为家眷都扶灵返乡了,北京的宅里接到了公文,便火速下到了苏州。老太爷便听了这公文,晓得二爷不在的事,便……”

    文箐想着必是老太爷便一命归西了。既然如此,周府必然乱成一团粥了。想来文简同陈管事便滞留在苏州了。也不知何时回来。便问她:“你们接着我们的信了吗?”

    小绿摇摇头,一脸错愕道:“我是到了苏州,才发现有了身孕。那边要忙乎,事情太多,后来太姨娘手下的管事支使我去守孝,陈管事担心我身体不好,便忙让三郎携我回来了。小姐,你们的信是多久发的?”

    文箐摆摆手道:“那必然是信还没到,你们已经回来了。陈管事可还交代过何事?”

    小绿这次清楚地交代:“陈管事带着小少爷要给老太爷守了百日孝,届时再返回来。”

    文箐问她:“刘娘子到底是哪一房的?怎的这么远也过来了?陈管事没阻止?”

    小绿也不清楚这里的事,只说是陈管事也没法拦,因为舅奶奶那边坚决要求来探视,道是五月份本来就该派人来的,结果当时给族伯守孝,才没有决定。此次听得周夫人重病,三舅奶奶便急得不成了,这才派了刘娘子过来。

    文箐听得是三舅奶奶派过来的,想来是同周夫人感情相处得极好的那一位,而不是定亲的那位,这才心里略安了一些。

    阿素在一旁听得,一边忙着下厨,也不忘问候了一下少爷身体后来如何了?自家爹身体可好?

    小绿都一一交代,道是二人现下皆好。阿素心里却想着小绿夫妻现下就回来了,少爷到时再来岳州时,要是没个医生在旁,如何是好?可是想想,自家爹必是因为舅老爷家派人过来,才让小绿他们带来的,也只得作如此安排了。

    大厅里,刘四喜郑重地将一大包冰糖,同一匣子燕窝捧上来。刘娘子十分认真地同陈嫂道:“这都是我家三奶奶的一片心思。听你家大福道,姑奶奶需要这些个,便忙找人搜了这些,别的也拿不出手了……”

    陈婶知三舅奶奶的一番心意,便是这些冰糖燕窝只怕也是费尽了心血了。想着周夫人以前的心血在没有白费,总算是娘家并没有忘了这个嫁出去的小姐,说来说去,还是娘家的人更关心夫人。周府的人,如今只怕因老太爷故去,要忙的事太多了。

    前传096 烦恼是会传染的

    文箐又再问小绿,公文到底是何内容。

    小绿自是不知具体内容,只说是两份,有一份自是涉及姨娘的,苏州周府里上下都说姨娘只怕不能再算周家人了。当然这话她没明着与文箐说,文箐却听出这个味道来。想着姨娘时而清醒,时而迷糊,实在也是个可怜之人。她一时想到周夫人的病,要是知道公文早就下来了,又会如何?突然便佛至心灵,也不知如何就一个直觉,只坚持小绿万万不得在周夫人面前提这个公文的事。才一交待完,又同陈嫂合计,让刘娘子那边到时也多注意口风。

    周夫人先是见得刘娘子,自是应酬几句,一再表示谢意。刘娘子自己这边戴着口罩甚是不利落,隔了半个屏风见姑奶奶十分没精神,人已削瘦不止,说话也气喘,也不知能拖得多久?于是说话也十分小心翼翼,择了主要的话题,说得一二,便出了门,直落泪。却见周家小姐正站在廊下,盯着自己,忙抹了把泪,强挤了笑对身后跟着出来的陈嫂道:“听说这个什么面罩还是小姐提出来的?真是聪彗又极有孝心。”

    陈嫂见小姐的好得到别人认可,自是觉得荣耀,说道孝道,便道自家的小姐真是天下有地上无,唯有这一个,同她又说了说小姐如何为夫人的病着想,如何看医书等等事例,听得刘娘子更为心动,心想难怪二奶奶在意这个表小姐,原来真正是小时见了,已经是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。自己在这里还得盘桓些时日,不妨多注意,要真是牵了一根红线,知根知底,亲上加亲,对周家,沈家又何尝不是一个妙事?

    文箐彼时哪里还想得人家的算计,她还想着周夫人那边答应自己悔婚一事呢。见刘娘子出来,忙陪了小绿进去探望。周夫人毕竟想着刘娘子是外人,周府的事自是不好向她打探,此时听得小绿说老太爷去世,自是大恸。她这一悲伤,直接影响病情,幸亏文箐料想周全,早就请了医生在院里候着。如此忙乎下来,一日便也过去了。

    阿素这边又忙着安排房间,好在曾婶这时见周家住得实在拥挤,又在前院腾出一间客房于刘氏夫妇。文箐同阿素忙了一天,再无力气说其他闲话。

    只是周夫人房里是连续几晚彻夜灯不灭。

    陈嫂在旁不是端茶倒水,便是费神劝解。刘娘子总是在一旁伺机观察周家上下,发现居然是忙而不乱,周家小家更是一点即通,小小年纪,竟然能让陈嫂也听她的话,于是对文箐更是半点也不敢马虎。她经常拉上文箐说上几句,却发现表小姐实在机灵,常常要把话题引到沈家,总是不自觉地就被小姐拐着就拐跑话题了。奈何自己受二奶奶所托,同周夫人那边也没得到一个肯定地回复,好不心焦。

    且不说她这厢如何,单表周夫人那边晓得老太爷不在之后,虽然早早就有心里准备,只是这个消息来得太快,没想到自己差点儿死在船上,反而没赶上见老太爷一面,除了自责内疚的同时,难免同时意志便越发消沉。好在是陈嫂天天在她耳边念着少爷同小姐,这才让她打起精神来,老爷如今没了,周府能护文箐姐弟的老太爷一去世,她要再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是好?

    她这忧心忡忡,又想到刘娘子的话里意思,沈家不嫌弃周家如今这副模样,到底是不想给外人一个“落井下石”的说头,还是真正顾念自己?如果是前者,只怕难成长情,便是后者,自己一离世,文箐会同自己一样落个寄夫家篱下吗?会不会又走自己的老路?越是这般想,她越是觉得当初老爷答允的这门亲事太过仓促了。左右思量,便只想着一个拖字,再不肯同刘娘子说及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周夫人这边同陈嫂合计着,商量着小姐来日归宿问题。陈嫂是赞同与沈家结亲的,毕竟二舅老爷是个极和善的,二舅奶奶也算是个熟人,沈家也是知根知底的,因为夫人关系自是会看重小姐,不会嫌弃小姐是姨娘所生,比起日后嫁个不知底细的要好得多。她这般一一说出这其中的好处,周夫人叹口气道:“你说的这般好,当初……咳……这些话我又何尝不也是一一听过,如今却也只是这般光景……咳咳……”

    她这咳个不停,陈嫂忙认错,周夫人边咳边摆手,片刻方道:“我看箐儿是个有心里主意的人,那日我同你的说的话只怕她是听到了却不动声色,听得我给她处理好旧事,她竟然也能明白。我见她眼光里甚是期盼。只是沈家如此坚持,只怕是一时退不了……”

    陈嫂认为周夫人过虑,有点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”,沈家自然是好的,再也没比这好的亲事了,只是夫人现在心理有阴影,拿自己的事当成小姐将来来想,自是觉得难过。她这边同刘娘子一再打听表少爷的事,听得表少爷虽年幼,但实在不错,不想小姐就此断了好姻缘,只得托口道:“夫人,如今想这些尚早。小姐与表少爷的事,成与不成,不妨看来日,要我说来,此时也不必急于下决定。再说,小姐既是个有主意的,要是将来表少爷也是十分喜欢小姐的,想来小姐自有主张。夫人不如放宽心思,养好病,过得几年,再把表少爷细细看看,反正婚书还没下定,不是?”

    周夫人听得她有意成全沈家,想来自己要真去了,似乎也只有沈家能依靠,此时是万万不能得罪沈家,要不然徐家不认姨娘,文箐自是得不到徐家的支持,要是没了沈家,那只怕将来的日子更是难过。于是,在陈嫂反复劝说之下,又提舅老爷的人品,而刘娘子时而便提自家二奶奶如何喜欢表小姐,夸赞表少爷好学勤勉,小小年纪也是个极有孝心的人原来要断了婚事的念头,一时也没了。

    文箐此时还蒙在鼓里,再说,知道了又如何?难不成她能跳脚出来反对?相反来说,她同沈家的表兄完全没有一点血缘关系,成亲了也不会担心有怪胎,另外如果把事情摊开来同她讲,只怕她也得认定了周夫人是给她找个好靠山。至少,当时来说,确实如此。

    小绿到了岳州后,低烧了两三日,幸亏没出别的事,调养了五六天,郭三郭着急回家,文箐也怕小绿在周夫人面前露了马脚,忙打发他们走了。刘娘子在岳州呆了七八天,见这一小方天地,尽是病人,又怕过了病气,得了陈嫂的暗示,自是高兴地走了。

    客人走了,周夫人经过此次大难九死一生,却晓得自己真的可能是时日无多了,便着急想教导文箐管事一切事宜。只是陈嫂料理内外,自然也是苦累不堪,一不小心便得了个重风寒。阿素这时不得不顶替她来照顾周夫人,阿静又要照顾姨娘,还要下厨,再加上还有陈婶要照顾,李诚本忙着推销布匹的也只得停下来,帮着一起忙里家中事务。女人们家务事多,这躺下一个,少了一个人手不说,还需得另一个照顾,真是愁煞人也。

    所幸,这时曾婶帮着一起下厨,这让文箐大大地舒了口气,实在对她感激不尽。曾婶这人为人极热忱,却没有郑家大婶那般寻热闹,也不是个将周家的事往外大肆宣扬的人,懂得低调一些。文箐虽然觉得住得挤,但幸亏是找了她做房东,原来想再换房的心,便也没了影儿,再说此时人仰马翻的,谁还顾及这个?

    好不容易,到了十一月底,陈婶的伤寒是好利落了。这一段时间,有病的没病的,全跟着瘦了一圈,等大家都反映过来,见三个男孩同小姐一般,衣衫不合适时,才想起来,都是长个子的时候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布匹是再也不能堆在家里了,文箐同陈嫂合计,不如稍微便宜一点,赶快趁年前卖 出去,要不然隔了年,只怕便要堆到下一年,实在不妥。这般合计完,请示了周夫人得了她同意,忙知会李诚赶紧去找铺子,能批发的便批发了,不能批发的,便尽快零卖 了。文箐特别拿出五匹布来,给曾婶,以感激她的帮助。

    周夫人见她这段时间处事也得体,安排有度,便更加放了心。只是这段时间忙得不开交,自是帐本都无人记了。便交待阿素,快教会小姐记帐才是。

    阿素也晓得万一以后到了沈家,当家的话,只怕不会记帐是不行的。想来表少爷只怕是被二舅老爷给教得只讲琴棋书画,要是小姐再不懂经营,自是不行的,便更是尽心尽力教她这些。

    可是陈嫂这时却心中另有想法,想?br /></br>